微信咨询
电话: 028-85586280 手机1: 15184430163 手机2:18180818481

公司动态

COMPANY NEWS

人文关怀与功能创新并重:现代养老产业设计的核心要点

发布时间:2025/07/02

科图设计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,城乡规划编制乙级资质,作为医康养产业全过程服务领军企业,在医养结合设计/康养设计/康养文旅设计/医院设计/养老院设计/体检中心设计/专科医院设计/康复医院设计/CCRC社区设计/CCKC社区设计等领域,在国内落地了众多案例,并获得了国际上众多重量级奖项。TEL:028-85586280 15982439071


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,养老产业正从传统照护模式向精细化、专业化方向转型。如何通过科学设计构建兼具人文温度与实用效能的养老体系,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本文从空间规划、技术应用、服务模式等六大维度,解析现代养老产业设计的关键要素。


---


 一、适老化空间布局:安全与尊严的物理承载

1. 无障碍动线设计  

   采用环形走廊、零高差地面衔接,配置防滑材质、夜光标识及连续扶手,消除跌倒风险。日本“蒲公英之家”通过波浪形缓坡替代阶梯,实现室内外自然过渡,兼顾景观性与功能性。


2. 模块化功能分区

   划分生活区(含适老化厨房)、医疗区、文娱区三大核心板块,通过可移动隔断实现空间灵活转换。德国某养老社区设置“记忆咖啡馆”,利用可调节灯光与怀旧装饰,为认知障碍老人创造熟悉环境。


3. 私密性与社交性平衡  

   单人间占比不低于60%,公共区域设置多尺度交流空间:4-6人小客厅满足深度对话,开放式阳台鼓励偶遇社交,多功能厅适配集体活动。

1.png

科图一体化养老院/医养结合设计项目-兴城康养美邸海桐苑舒养之家

---


二、智能化技术赋能:科技温度的精准投射

1. 隐性健康监测系统 

   床垫内置光纤传感器追踪睡眠心率,智能马桶分析排泄物数据,联动云端建立健康档案。荷兰HumanFirstCare系统通过AI算法提前14天预警80%的健康异常。


2. 适老型智能终端  

   定制大字体语音控制面板,紧急呼叫按钮采用红色凸面设计,药物提醒装置同步手机APP。日本Panasonic开发“AI陪伴机器人”,具备方言识别与情绪抚慰功能。


3. 虚拟现实社交延伸  

   5G+VR技术实现跨区域亲属共餐、远程医疗问诊,AR游戏系统辅助认知训练。上海某养老院引入虚拟旅行设备,使失能老人足不出户游览外滩。


---

3.png

 三、多元化服务矩阵:需求分层的精准响应

1. 医养融合2.0模式 

   内设一级医疗机构,与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,配备康复机器人、中医理疗舱等专业设备。泰康之家首创“1+N”护理团队(1名个案管家+N专长护工)。


2. 时间银行机制创新

   构建志愿服务积分体系,年轻志愿者服务时长可兑换未来养老权益。北京“鹤年堂”平台已积累超10万小时服务储备。


3. 文化精神滋养计划 

   开设非遗传承工作室、银发智库讲座,组织代际互动工作坊。成都“颐龄学院”开设智能手机使用、短视频创作等课程,学员作品网络点击量破亿。


---


 四、人性化细节革命:微观体验的极致追求

1. 感官舒适化设计 

   墙面采用米黄/浅蓝低刺激色系,公共区域照度维持150-300lx,卫生间设置恒温淋浴凳。瑞典养老机构引入森林浴概念,每窗框嵌入微型生态景观。


2. 记忆锚点营造 

   年代物品展示墙、老式收音机背景音乐、节气美食制作,构建熟悉感场景。上海“忆路同行”项目用旧城照片触发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记忆复苏。


3. 自主选择尊重  

   餐饮提供软硬饭分餐、沐浴分坐浴/躺浴选项,活动允许个性化参与。美国Life Care社区实行“菜单式护理”,老人可自选30%服务项目。


---

6864a140bd929.jpg

 五、可持续运营体系:长效发展的生态构建

1. 绿色节能技术集成  

   屋顶光伏+地源热泵供能,雨水回收灌溉绿植,适老化家具采用竹钢复合材料。日本“零碳养老院”通过智能控温每年减少40%能耗。


2. 人才梯队培养机制  

   与职业院校共建养老护理专业,设立“银发导师”制度,护理员持证上岗率需达100%。杭州试点“养老管家”认证体系,涵盖营养膳食等12项技能。


3.盈利模式创新  

   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采用会员制+服务费模式,保险资金深度介入。泰康保险通过“保单+养老社区”模式,实现保费收入与入住率双增长。


---


 六、社会资源协同:开放共生的产业生态

1. 政企协作示范  

   深圳“城企联动”项目获财政补贴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,企业配套智慧服务平台,街道提供场地资源。


2.跨代际资源共享  

   学校与养老院结对,学生志愿服务计入实践学分,老人担任课外辅导员。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与养老中心共建“时光教室”。


3. **公益资本联动**  

   慈善信托支持失智症家庭喘息服务,企业CSR基金定向资助贫困老人改造住所。蚂蚁森林上线“助老能量”捐赠通道。


---


结语  

现代养老产业设计需超越传统“照料”思维,构建“全人全程”支持系统。通过空间赋能、技术加持、服务创新的三维驱动,最终实现“老有所安”到“老有所享”的质变跃升。这不仅是应对银发浪潮的战略选择,更是文明社会对生命尊严的郑重承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