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家为核,重塑老年生活美学的养老院设计——兴城康养舒养之家海桐苑
发布时间:2025/06/30
科图设计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,城乡规划编制乙级资质,作为医康养产业全过程服务领军企业,在医养结合设计/康养设计/康养文旅设计/医院设计/养老院设计/体检中心设计/专科医院设计/康复医院设计/CCRC社区设计/CCKC社区设计等领域,在国内落地了众多案例,并获得了国际上众多重量级奖项。TEL:028-85586280 15982439071。本文分享科图一体化养老院设计案例-兴城康养舒养之家海桐苑:
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,传统养老院的刻板印象正被打破。位于兴城的康养舒养之家海桐苑,以“城市型医养结合典范”的姿态,重新定义了老年生活的可能性。这里不仅是医疗与养老的物理空间叠加,更是一场关于“家”的深层探索——通过科图一体化设计的匠心打磨,将现代美学、功能科学与人文温度熔铸于一体,为长者构建了一个既安全舒适又充满活力的“生命栖居地”。
一、设计哲学:多元融合下的“家”之重构
海桐苑的设计理念跳出了传统养老机构的单一功能性框架,以“现代、独特、柔和、舒适、温馨、安全”为关键词,将多元文化转化为可感知的空间语言。建筑不再只是遮蔽风雨的容器,而是通过场景化设计激发情感共鸣。例如,向东15度转角的开窗策略,既是对日照规律的科学回应,更是对“冬日暖阳入床榻”这一生活诗意的精准捕捉。长者足不出户便能沐浴晨光,感受自然节律与空间设计的共谋,悄然间消解了机构生活的疏离感。
二、建筑创新:硬朗与柔情的平衡艺术
海桐苑的外立面以硬朗线条勾勒建筑骨架,通过米色陶板与木色铝板的材质碰撞,演绎出刚柔并济的视觉韵律。这种设计并非简单的风格堆砌,而是对“安全感”与“亲和力”的双重诠释:硬朗线条赋予建筑清晰的秩序感,契合医疗功能的严谨性;暖调木纹与陶板则如岁月沉淀的温柔,弱化机构冰冷印象,让建筑本身成为疗愈心灵的媒介。更值得称道的是,建筑通过体块咬合将医疗与养老功能无缝衔接,既保障分区独立性,又通过共享空间促进代际互动,实现“医养共生”的底层逻辑。
三、空间革命:从“生存”到“生活”的跨越
传统养老院常因空间局促、采光不足陷入“仓储式”窠臼,而海桐苑以回廊式布局破解困局。养老区域通过环廊串联起居室、活动区与自然景观,形成“一步一景”的沉浸式体验。阳光走廊、观景阳台与屋顶花园层层递进,将自然光线与新鲜空气化为流动的治愈力。室内空间则以“家的尺度”重新定义:2-4人间户型配备独立卫浴,公共客厅承载茶叙、手作、观影等家庭式场景,甚至通过细节设计鼓励长者自带旧物装饰房间,让记忆与空间交织,真正实现“心安之处即吾乡”。
四、人文温度:隐蔽的关怀,无处不在的尊严
海桐苑的“不一样”藏在细节里:转角处的圆弧防撞设计、适老化照明系统、无障碍坡道与电梯的隐形融合,将安全守护融入不经意间;医疗区与养老区的“咬合式”布局,既保证急救效率,又避免器械感对日常生活的侵扰。更有“N对1”服务模式与多学科团队支撑,让专业照护化作润物无声的陪伴。在这里,老人们不再是被动接受服务的“患者”,而是能参与园艺疗愈、书画沙龙、代际活动的“生活主角”,重拾自我价值与社会连接。
结语:养老设计的未来,在于“去机构化”
海桐苑的实践揭示了一个趋势:未来的养老空间不应是标准化生产的“产品”,而应是承载个性化需求、文化记忆与生命尊严的“作品”。当设计从“功能堆砌”转向“情感深耕”,当建筑从“容身之所”升华为“心灵家园”,这样的养老院便不再只是衰老的归宿,而成为生命晚期依然可以畅享阳光、自由呼吸、拥抱热爱的生活现场。海桐苑的探索,正是这场变革的生动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