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取与舍
发布时间:2020/12/08
一套优秀的医院建筑设计方案,不仅仅是由设计师完成,而是在前期咨询阶段即进行了完备的策略导向,包含科室重点、专家资源、周边环境、政策因素等等一系列条件,作为设计方,我们不仅仅对医院的建筑与空间负责,还需为医院的体验感、未来运营方向负责。
设计师在掌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主要的流线组织、总体规划,而作为医院整体运营方面,尤其是设备及复杂流程方面,空间设计往往需要与功能模块互相妥协。
如门诊部分,在设计上到底采用暗房间+医生独立流线以提高效率的模式,还是做亮房间+中庭+医患共用流线来提高空间带给人的通透感?这是功能与人性、审美与实际体验之间的取舍,设计师在做出考量时,需要充分妥协,才能实现二者协调。
很多大型医院采用了医疗街设计,增大患者等候空间,降低患者的局促感与紧张感,同时也大大延长了患者步行的距离,这在某些科室很不适用,因此在实际设计中,还需要考虑患者类型及真实需求,而非选择一味跟风。
而在面临新技术日新月异的现实中,技术方、医院需求方及设计方的实时沟通则显得十分必要,因为新技术面世之初,若采纳,市场没有参考,需要更全面的考虑,若不采纳新技术,则面临竞争力降低的风险,所以三方深度沟通是医院设计的重中之重。
如医院普遍采用的物流设置中,在引进轨道物流和自动驾驶车辆后,是否应该备份一套完整的传统供应及污物流线?从成本及可替代性上考虑,市场上还没有一套现成的案例,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。
因为医院各科室的不同、偏向专科的不同,各医院操作流程也不尽相同,尤其是医技部分的操作流程有很大区别,我们也常见到一些不规范却实用的操作流程,这需要如何取舍?改变大多数人的操作习惯还是必须规范?这也是取舍与妥协。
设计师能做到的是充分与医院方接触沟通,尽量因地制宜,做出符合医院使用方的医院建筑设计
医院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高效的空间运用,因此设计师需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设计本身,多方沟通才能呈现各方均满意的作品。